七夕节是阴历的七月初七。七夕节,又称七巧节、七姐节、女儿节、乞巧节等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,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,因拜祭“七姐”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,故名“七夕”。2006年,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节日起始于上古,普及于西汉,鼎盛于宋代,被赋予了“牛郎织女”的美丽爱情传说,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,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。
七夕节名由来
1、双七:此日月、日皆为七,故称双七,也称重七。
2、星期: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,一年才能一相遇,故称这一日为星期。
3、巧夕: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,故称巧夕。
4、女节: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、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,故称女节,亦称女儿节、少女节。
5、兰夜:农历七月古称“兰月”,故七夕又称“兰夜”。
6、小儿节:因为乞巧、乞文等俗多由少女、童子为之,故称小儿节。
7、穿针节: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,故称穿针节。
8、道德腊:七月七日,名道德腊,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。